- 資金流向
- 機構持倉
機構名稱 | 持股量 | 占流通股% | 增減情況 |
---|---|---|---|
ALPHAHOLDINGVENTURESLIMITED | 1920 | 26.67 | 新進 |
NEWFORTUNEINTERNATIONALGROUPLTD. | 1218 | 16.92 | 新進 |
DONGMIN | 942 | 13.09 | 新進 |
申購日期 | 股票簡稱 | 申購代碼 | 發行價 |
---|---|---|---|
2020-08-13 | 維康藥業 | 300878 | 41.34 |
2020-08-13 | 鍵凱科技 | 787356 | 41.18 |
2020-08-13 | 天普股份 | 707255 | 12.66 |
2020-08-13 | 派克新材 | 707123 | 30.33 |
2020-08-13 | 金春股份 | 300877 | 30.54 |
2020-08-12 | 長鴻高科 | 707008 | 10.54 |
2020-08-12 | 蒙泰高新 | 300876 | 20.09 |
2020-08-12 | 海晨股份 | 300873 | 30.72 |
2020-08-12 | 天陽科技 | 300872 | 21.34 |
2020-08-11 | 回盛生物 | 300871 | 33.61 |
2020-08-11 | 時空科技 | 707178 | 64.31 |
2020-08-11 | 南大環境 | 300864 | 71.71 |
2020-08-11 | 歐陸通 | 300870 | 36.81 |
2020-08-10 | 安必平 | 787393 | 30.56 |
2020-08-10 | 正帆科技 | 787596 | 15.67 |
2020-08-10 | 康泰醫學 | 300869 | 10.16 |
2020-08-10 | 圣元環保 | 300867 | 19.34 |
2020-08-10 | 杰美特 | 300868 | 41.26 |
2020-08-07 | 卡倍億 | 300863 | 18.79 |
2020-08-07 | 芯原股份 | 787521 | 38.53 |
2020-08-07 | 大宏立 | 300865 | 20.2 |
2020-08-07 | 華光新材 | 787379 | 16.78 |
2020-08-07 | 格林達 | 732931 | 21.38 |
2020-08-07 | 安克創新 | 300866 | 66.32 |
2020-08-06 | 均瑤健康 | 707388 | 13.43 |
2020-08-06 | 捷強裝備 | 300875 | 53.1 |
2020-08-06 | 龍騰光電 | 787055 | 1.22 |
2020-08-06 | 滬光股份 | 707333 | 5.3 |
2020-08-06 | 南亞新材 | 787519 | 32.6 |
代碼 | 名稱 | 每股收益(元) | 每股凈資產(元) |
---|
主力控盤:根據贏家江恩星級評定模型,給予冠盛股份(605088)★★★★星評定。主力機構對該股認同度較高,本股票大方向依然樂觀。從機構持倉判斷,近三個月來該股較上期相比,新進機構 5 家,增倉 0 家,減倉 0 家,退出 0 家,本此變動后機構所持倉位比例較上期占流通盤比 75.66%。
當日資金流向判斷 今日資金凈流入為0萬。
使用《贏家江恩軟件》官方看圖分析該股>>
該股擬披露重大事項,待公司通過指定媒體披露相關公告后復牌。
該股擬披露重大事項,待公司通過指定媒體披露相關公告后復牌。
605088股票分析綜合評論:冠盛股份605088擬披露重大事項,待公司通過指定媒體披露相關公告后復牌。單從中期資金籌碼分析占流通盤75.66%主力控盤度較高大方向較樂觀,敬請投資者密切關注,以開盤情況及持倉成本做好計劃。
2020-08-07
2020-08-05
2020-08-05
2020-07-21
2020-04-18
2020-01-17
2020-01-14
2020-01-13
2020-01-06
2020-01-03
2020-08-14
2020-08-14
2020-08-14
2020-08-14
2020-08-14
2020-08-14
機構名稱 | 持股量 | 占流通股% | 增減情況 |
---|---|---|---|
ALPHAHOLDINGVENTURESLIMITED | 1920 | 26.67 | 新進 |
NEWFORTUNEINTERNATIONALGROUPLTD. | 1218 | 16.92 | 新進 |
DONGMIN | 942 | 13.09 | 新進 |
汽車工業的競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汽車零部件產品技術、品質和成本等綜合競爭結果,在全球汽車工業產業鏈上,零部件產業的價值一般超過 50%。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截至 2017 年末中國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廠家達 13,333 家,零部件行業主營業務收入 3.88 萬億元,占整個汽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 44%。
(1)技術和制造優勢公司在制造方面的優勢有:產品型號齊全、新型號開發及時、產品數據管理能力強、柔性生產能力強、產品質量穩定。公司三大主要產品等速萬向節、傳動軸總成和輪轂單元已經對全球大多數車型實現基本覆蓋,包括日韓車系,歐洲車系,美國車系及中國自主品牌。(2)客戶和營銷網絡優勢公司客戶群體分布均衡,分布于六大洲 120 多個國家和地區,營銷網絡實現了全球覆蓋,產品類型覆蓋多數主流乘用車車型,是世界諸多大型汽車零部件銷售公司的長期合作伙伴。(3)區位優勢汽車零部件企業大都依托產業群聚集地而建,從而離目標市場和原材料生產廠商更近,能夠更快地響應市場需求變化。公司地處浙江省,浙江是我國最主要的汽車零配件生產基地之一,上下游配套體系完善。長三角地區的陸路、水路和航空交通發達,使得公司在信息獲取和物流貨運方面更加便利。公司在美國、德國均建立了子公司,有利于深度開發市場并為客戶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務。(4)管理優勢公司一直專注于汽車后市場零部件的研究和生產,公司管理層及核心骨干從業經歷較長,在公司工作年限較長,積累了豐富的管理及生產經營經驗。公司管理層和核心骨干大都直接持有公司的股權,公司的發展與管理層及業務骨干的利益直接相關,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全球汽車保有量增速放緩的風險公司產品主要出口海外售后市場,市場需求主要取決于全球汽車保有量,并與車輛的行駛路況、載荷情況、駕車習慣和保養方式等因素密切相關。近年來,全球汽車保有量穩步增長,截至 2015 年末,已突破 12 億輛。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發展,中國汽車保有量也快速增長,根據中國公安部統計,截至 2019 年末,中國汽車保有量達到 2.6 億輛。全球汽車保有量龐大的基數及其持續增長是汽車傳動系統零部件市場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如果全球經濟長期低迷,可能導致全球汽車保有量增速放緩甚至負增長,駕駛者亦有可能因此減少駕車出行,采購商則可能出于控制經營風險的考慮采取更為保守的采購和付款政策,上述因素都可能會對公司經營情況產生負面影響。(二)核心管理和技術人才流失的風險本行業產品訂單呈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的特點,對訂單管理和生產管理的能力要求較高;同時汽車零部件后市場與整車市場存在顯著不同,客戶分散度高。發行人的業務遍布全球,相比僅在國內開展業務的競爭對手,對管理和營銷人員有更高的要求。隨著中國制造的升級,全球化運營的中國公司越來越多,企業間對中高端人才的需求競爭日趨激烈。如果公司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戰略,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公司將面臨核心管理和技術人才流失而導致業績下滑的風險。(三)勞動力成本逐年上升的風險改革開放后 40 多年來,中國逐漸占據了“世界工廠”的地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勞動力成本優勢。近年來,隨著“人口紅利”逐步耗盡,“用工荒”、“用工難”問題凸顯,同時,各地上調工人最低工資標準的頻率和幅度逐漸增加,使得我國制造業勞動力成本優勢逐漸消失。與國外先進企業相比較,公司在高端設備等方面的支出仍有不足,對于人工生產存在一定的依賴,勞動力成本仍然是影響公司經營績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未來,如果勞動力成本繼續上升,而公司在設備、管理和技術等方面的提升未能有效抵減其負面影響,公司經營業績將面臨壓力。(四)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占比較高。公司主要原材料為鋼材,近年來公司上游行業觸底反彈,鋼材價格快速上漲,若未來鋼材價格持續上漲,公司無法將原材料上漲的壓力轉嫁給下游,公司將面臨采購成本上行、毛利率下滑從而導致業績受損的風險。(五)產品質量風險公司主要產品為等速萬向節、傳動軸總成和輪轂單元,均屬于汽車傳動系統重要部件,產品的穩定可靠情況會直接影響汽車運行的狀況。公司產品型號多,質量管理難度大,若公司因生產技術水平、質檢過程等方面發生重大失誤造成質量問題,公司將面臨重大索賠而導致巨大損失的風險;公司亦面臨重大產品質量問題導致公司品牌形象受損從而阻礙公司產品銷售的風險。(六)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的風險報告期內,公司出口美國的銷售收入分別為 26,273.87 萬元、28,874.33 萬元和 37,595.35 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 16.49%、16.48%和 19.32%。自 2018 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溫,2018 年 9 月 18 日,美國政府宣布實施對從中國進口的約 2,000 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的措施,自 2018 年 9 月 24日起加征關稅稅率為 10%,公司出口美國的產品全部在加征關稅清單之列。2019年 5 月 9 日,美國政府宣布自 5 月 10 日起,對上述的 2000 億美元清單商品加征關稅由 10%提高到 25%。由于公司美國地區業務主要通過先出口給美國子公司,由美國子公司再出售給美國客戶,因此加征關稅的措施會直接導致公司美國子公司需要繳納加征的關稅,公司目前已經前后兩次向客戶提出提價要求,也已經獲得了絕大多數客戶的同意。自 2019 年 8 月以來,美國針對公司主營產品所在的加征關稅清單,陸續批準了多批產品排除申請,公司的主營產品傳動軸總成已于美國當地時間 2019 年12 月 17 日,獲得排除申請(清單三第 6 批),排除的有效期為 2018 年 9 月 24日至 2020 年 8 月 7 日,即在此期間,不再針對傳動軸總成加征關稅,已征部分可申請退還。若未來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加劇,出臺新的加征關稅措施或排除申請到期后未能獲得續期,則可能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