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金流向
- 機構持倉
機構名稱 | 持股量 | 占流通股% | 增減情況 |
---|
申購日期 | 股票簡稱 | 申購代碼 | 發行價 |
---|---|---|---|
2020-08-07 | 大宏立 | 300865 | 0 |
2020-08-07 | 卡倍億 | 300863 | 0 |
2020-08-07 | 芯原股份 | 787521 | 0 |
2020-08-07 | 安克創新 | 300866 | 0 |
2020-08-07 | 格林達 | 732931 | 21.38 |
2020-08-07 | 華光新材 | 787379 | 0 |
2020-08-06 | 均瑤健康 | 707388 | 13.43 |
2020-08-06 | 龍騰光電 | 787055 | 1.22 |
2020-08-06 | 捷強裝備 | 300875 | 53.1 |
2020-08-06 | 滬光股份 | 707333 | 5.3 |
2020-08-06 | 南亞新材 | 787519 | 32.6 |
2020-08-05 | 博睿數據 | 787229 | 65.82 |
2020-08-05 | 復潔環保 | 787335 | 46.22 |
2020-08-05 | 冠盛股份 | 707088 | 15.57 |
2020-08-05 | 藍盾光電 | 300862 | 33.95 |
2020-08-04 | 鋒尚文化 | 300860 | 138.02 |
2020-08-04 | 美暢股份 | 300861 | 43.76 |
2020-08-03 | 奧海科技 | 002993 | 26.88 |
2020-08-03 | 凱賽生物 | 787065 | 133.45 |
2020-07-31 | 宏柏新材 | 707366 | 9.98 |
2020-07-31 | 仕佳光子 | 787313 | 10.82 |
2020-07-31 | 康希諾 | 787185 | 209.71 |
2020-07-30 | 先惠技術 | 787155 | 38.77 |
代碼 | 名稱 | 每股收益(元) | 每股凈資產(元) |
---|
該股主力數據收集中。
當日資金流向判斷 今日資金凈流入為萬。
使用《贏家江恩軟件》官方看圖分析該股>>
該股擬披露重大事項,待公司通過指定媒體披露相關公告后復牌。
該股擬披露重大事項,待公司通過指定媒體披露相關公告后復牌。
002993股票分析綜合評論:
該股擬披露重大事項,待公司通過指定媒體披露相關公告后復牌,敬請投資者密切關注,以開盤情況及持倉成本做好計劃。
2020-08-05
2020-08-05
2020-08-04
2020-08-04
2020-08-03
2020-08-03
2020-01-21
2019-12-12
2019-12-10
2019-12-02
2019-11-29
2019-10-25
2020-08-05
2020-08-05
2020-08-05
2020-08-05
2020-08-04
2020-08-05
1、快充技術正逐步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目前,包括華為、小米、OPPO、vivo、LG 等市場上各大主要手機廠商,都高度重視對快充技術的研發及市場應用。針對智能手機續航時間短的這一缺陷,大部分手機廠商普遍采用的解決辦法是在對產品的厚度、重量以及手感不影響的前提下,設法在機身中配備大容量的電池,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充電時間也越來越長。快速充電技術讓用戶在電量不足時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充到較大的電量,從而不影響正常使用,是對應續航問題的重要解決辦法。快速充電技術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好的充電體驗。基于快速充電技術的重要性,包括電源管理芯片廠商、主芯片廠商、多電芯廠商以及手機廠商在內的產業鏈各方均投入巨大精力,相繼開發各自不同的技術方案。快速充電的實現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類:保持 5V 電壓基礎上提高至 4A-5A 的高電流充電;保持穩定低電流基礎上提高至 9V-12V 的高電壓充電;同時提高電壓電流進行充電。在眾多行業參與者的不斷努力下,近年來快充技術得以長足發展,同時隨著鋰電池成本的快速下降,各手機廠商推出的新款智能手機的電池容量逐漸增加,各手機廠商一方面推出功率更大、充電速度更快的快充產品,功率已從 2014年的 10W 的提高到最新的 40W,另一方面也將快充技術從原僅在部分高階機種配備拓展到更多的中高端手機機型,具備快充功能的智能手機滲透率不斷提高。未來隨著手機電池容量的繼續增加,快充產品仍將持續迭代升級,應用快充的終端產品也將更加普遍。2、無線充電技術迎來了快速應用時代無線充電技術可讓智能終端設備擺脫充電線纜的束縛,由此帶來的便利性決定了無線充電將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比較成熟的無線充電技術主要包括電磁感應式和磁共振式兩大類。隨著電磁感應式和磁共振式技術的成熟,小功率無線充電技術已逐步應用于移動終端,兩種技術均可以通過在充電底座上安裝多個線圈的方式實現多個設備同時充電。當前,無線充電市場上主流的技術標準有兩種,一種是 WPC(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無線充電聯盟)組織的 Qi 標準,采用最主流的電磁感應技術,是目前最受歡迎、發展最為成熟、應用最廣泛的充電標準;另外一種是 2015 年合并的 A4WP(Alliance for WirelessPower,無線電力聯盟)和 PMA(Power Matters Alliance,電源事物聯盟)標準,現稱為 AirfuelAlliance,主推磁共振技術。無線充電上游產業鏈各方的技術革新,不斷地推動無線充電技術逐步走向發展成熟,無線充電器的成本和充電效率正逐步向有線充電器趨近,無線充電器的限制因素正逐漸破除。此外,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無線充電場景正逐步形成,再加上無線充電標準逐漸融合,以上因素將共同催化無線充電器市場迎來大發展。可以預見,鑒于無線充電技術的便捷性,無線充電技術將得到大面積運用。根據 IHS Markit 統計,2018 年全球涵蓋所有應用和產品領域的無線功率接收器和發射機出貨量達到 6 億臺,比上年增長 37%,預計到2023 年全球無線充電裝置出貨量將進一步增長至 21 億臺。
1、技術研發優勢公司持續注重研發創新和科技創新,已建立了涵蓋充電器、移動電源、智能插座、無線充電等多個產品領域的專業研發團隊。公司時刻關注、跟蹤和研究最新技術,大力推進新技術的轉化與產業化應用。通過自主研發以及和行業組織相互探討研究,形成了公司的技術沉淀,公司研發和生產制造技術、產品的性能質量均處于行業較高水平。公司研發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還關注行業新技術的發展走向,投入人力物力進行新技術前沿產品的研發,如大功率無線充電技術、高壓直充技術、GaN 半導體材料電源的應用等。2、產品質量優勢充電器產品作為人們日常使用頻率較高的安規器件,其產品質量直接關系到人身安全,因此產品下游的消費電子產品廠商尤其是知名品牌廠商對配套的充電器產品質量要求較高。公司通過供應商品質管理、新機種材料認證及管理、進料品質管控、生產流程質量管理、出貨檢驗管控、可靠性驗證等環節的全過程質量控制措施來確保公司產品質量得到保證。公司設立伊始就堅持“精心制造、精益求精”的產品質量方針,先后通過了 ISO9001、ISO14001、OHSAS18000、QC080000 等質量相關認證體系并在生產運營中全面遵照履行。在產品認證方面同樣成績斐然,公司產品分別通過了中國 3C、歐盟 CE、美國 FCC、日本 PSE、德國 GS、印度 BIS、CTIA、QC2.0/3.0等多個國家、多種規格的產品認證。公司擁有產品實驗室,具備相關產品可靠性試驗和環境測試條件,產品主要進行的測試項目包括:阻燃測試、鹽霧測試、靜電放電抗憂試驗、EMI 傳導測試、高溫耐壓測試、抗電強度測試、絕緣阻抗測試、半短路測試、重物沖擊測試、耐潮測試、高溫高濕工作測試、振動試驗、搖擺試驗、高低溫環境持續工作試驗、跌落試驗、插拔試驗等。對產品的絕緣性、防雷擊、防靜電、耐高溫、抗腐蝕、阻燃性、耐跌摔、插拔性能、電氣性能等各項指標進行全面的檢測,以保證產品的高品質。3、客戶資源優勢公司秉承“不懈努力、不懈追求、不懈創造”的經營理念,致力于為客戶提供穩定的交付、卓越的品質和優秀的服務,在與核心客戶合作過程中建立了高度的相互認同感。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公司在技術水平、研發能力、生產控制、質量管理、生產規模等方面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并已通過諸多國際知名手機廠商和消費電子品牌廠商的供應商認證,與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通過不斷拓展優質客戶,公司產品遠銷歐美亞等國際市場,公司經營業績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公司業務發展聚焦品牌價值客戶,產品定位于中高端,公司積極拓展新客戶,并加強與現有國內外大型品牌客戶的深度合作,積極布局客戶中高端產品線,支持多家客戶實現新產品全球首發;同時,積極拓展印度、東南亞和非洲等新興市場,全面提升公司經營規模。公司贏得了眾多國內外知名品牌客戶的信賴,已與眾多世界 500 強或行業內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客戶包括華為(2019 年世界 500 強第 61 名,2019年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Amazon(亞馬遜,2019 年世界 500 強第 13 名)、vivo(2019 年全球第六大智能手機廠商)、小米(2019 年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廠商)、OPPO(2019 年全球第五大智能手機廠商)、華碩、LG(2019 年世界500 強第 185 名)、魅族、Bestbuy(百思買,2019 年世界 500 強第 276 名)、Google(谷歌)、Reliance(印度大型企業集團,2019 年世界 500 強第 106 名)、Belkin(貝爾金)、Mophie(墨菲)、騰訊、百度、360、公牛等公司,客戶群體覆蓋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4、規模化優勢公司在國內目前已建成廣東東莞、江西遂川兩個生產基地,并已相繼實現量產,可充分受益于東莞的產業集群效應和深圳的人才科技優勢以及江西的土地和人工成本優勢。同時,公司近年來亦加強了海外市場業務布局,在印度、印尼建立了生產基地,配合客戶需求就近供貨,實現了產品的本地化制造。目前公司產能規模居于行業前列,2019 年充電器銷量超過 2.15 億件,規模優勢為公司積累了眾多優質客戶。作為重點布局消費電子領域充電器產品的大型生產企業,隨著在細分領域市場地位的提高和規模的擴大,公司規模經濟優勢將進一步提高。一方面公司原材料需求量大,使得公司在與供應商的合作中通常擁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原材料、設備采購價格,提升產品的成本優勢;另一方面,在生產環節,公司通過規模化的經營,提高了設備利用率和員工熟練程度,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材料損耗,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公司海外生產基地由于實現本地化制造,不僅人力成本及土地成本低廉,而且規避了貿易壁壘,可以免除產品進出口環節所需的復雜手續以及較為高昂的進出口關稅,可降低產品成本。5、快速響應優勢公司作為國內領先的智能終端充儲電產品生產廠商,擁有超過 200 人的研發團隊,能夠敏銳地察覺消費者消費偏好的轉變,緊跟消費電子市場領域的變化趨勢,不斷快速進行產品迭代升級,滿足快速變化的市場消費需求。公司在充儲電行業深耕多年,打造了成熟的上游原材料供給體系,既有長期穩定的外部供應商,也擁有包括膠殼、電解電容和變壓器等主要原材料的自主設計生產和加工制造能力,可以按時按質保障公司的原材料供給。公司已在廣東東莞、江西遂川、印度和印尼建成四個生產基地并已相繼實現量產,擁有超過 1.8 億只/年的充電器生產產能,能及時滿足單個客戶對不同型號產品和眾多客戶的訂單需求。在獲得新的業務訂單時,公司具備在短時間內組織安排產能的能力。依托較強的產品自主設計研發能力、高效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優秀的配套生產能力以及靈活的生產管理運營體系,輔以合理規劃,公司得以有效縮短多批次產品轉線生產的切換時間,最大限度地降低產品研發、生產周期,進一步增強對各類訂單的承接能力,使得自身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以便快速地響應客戶需求,并根據訂單組織生產并及時交貨,借此公司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可不斷地搶得市場發展先機
(一)市場風險公司所處的行業市場競爭較為充分。國際知名廠商早已在我國建立生產基地,生產智能終端充儲電產品,同時國內也有一批競爭實力較強的企業,預計未來市場競爭將持續激烈狀態。盡管公司具備較強的研發實力和生產能力,并積累了一定的穩定優質客戶,但如果公司發生決策失誤,市場拓展不力,下游行業的技術、產品性能在未來出現重大革新,消費電子產品行業的市場格局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國家的產業政策發生不利變動,則公司在市場開拓和技術升級等方面面臨較大的風險和挑戰。(二)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2017 年度、2018 年度及 2019 年度,公司直接材料占主營業務成本的比重分別為 79.06%、81.77%和 83.37%,占比較高,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公司盈利能力產生的影響較大。近年來,受市場需求和宏觀環境的影響,公司生產產品所需的原材料價格存在一定波動,增加了公司生產經營的難度,并導致產品銷售成本、毛利率的波動。如生產產品所需的原材料價格在未來出現大幅上漲,而公司不能有效地將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向外部轉移或通過技術工藝創新抵消,將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三)財務風險1、毛利率波動的風險報告期內本公司所屬行業原材料成本波動,但由于近幾年公司下游手機行業進行整合,該行業競爭激烈,行業內的價格戰導致其成本管控較強,從而導致公司不能隨著成本的波動及時調整產品銷售價格,因此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波動,2017 年度、2018 年度及 2019 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 22.76%、16.57%、20.77%。隨著國內領先的手機廠商如華為、vivo、OPPO、小米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公司手機充電器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也隨之提升,毛利率逐步企穩,但如果未來影響毛利率的相關外部或內部因素出現較大不利于公司的變化,未來公司的毛利率可能存在下降的風險。2、應收賬款無法及時收回的風險2017 年末、2018 年末及 2019 年末,公司應收賬款分別為 41,353.74 萬元、54,344.55 萬元和 76,525.47 萬元,占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為 36.61%、33.11%和34.50%。公司雖長期注重對客戶資信、業務等各方面進行調查,并以此確定對客戶的信用政策,同時對客戶信用期限與信用額度實施跟蹤、動態調整,以規避可能遇到的銷售回款風險,加之公司的銷售客戶主要為華為、vivo、小米、Amazon(亞馬遜)、華碩、偉創力、LG、傳音、貝爾金等國內外知名大型企業,信用狀況良好,但如果上述客戶信用狀況出現惡化,公司將存在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風險。3、凈資產收益率下降的風險2017 年末、2018 年末及 2019 年末,公司凈資產(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分別為 44,728.11 萬元、56,066.79 萬元、78,440.86 萬元。2017 年度、2018 年度及2019 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 16.37%、20.72%和 31.43%。本次股票發行完成后,公司凈資產(歸屬于母公司股東)規模將進一步增加,但募投項目的建設和達產需要一段時間,無法立刻達到預定效益,因此,公司存在因凈資產增長而導致凈資產收益率短期下降的風險。4、存貨跌價損失的風險2017 年末、2018 年末及 2019 年末,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 15,368.03 萬元、18,253.57 萬元和 21,811.82 萬元,占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 16.46%、13.54%和 12.19%。雖然公司建立較為完善的存貨管理體系,按照訂單組織生產,合理控制存貨,并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但如果未來市場環境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公司存貨將面臨進一步跌價損失的風險,給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可能帶來不利影響。